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(之五)港口“黄埔军校”这样炼成

  点击一下鼠标,上百公里外汽车码头上的自动导向车便开始运行;头戴VR眼镜,就能从模拟器中看到1:1还原的港口场景;显示屏环绕,惊涛骇浪、大雨滂沱煞是逼真,船舶在学生的控制下平稳前行……这是山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远程实景互动教学区的几个场景,置身其中,好似身在“无水港口”。

 

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“港口工人的黄埔军校”。建校49年来,为全国港航业培养了7万余名优质毕业生,每年为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5万人次,培养社会船员超10万人次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来源于学校始终坚持的“立足港航,服务社会”的办学定位以及把 “校区办到港区,把课堂搬到码头”的办学诀窍。

 

  一艘艘巨轮抵达或驶离,一箱箱货物装船卸运……这是青岛港的繁忙景象,也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操练的真实环境。

 

 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灵山湾的区位优势和企业办学体制机制优势,以“服务全国港航业,融入区域经济”和“校港共融共生,产教深度融合”为重点,让码头成为实习基地,作业现场成为教学课堂,生产机械成为操练设备,专业人才成为指导教师,实现了“学习工作化、实训实境化、学生职业化”。

 

学生用航海模拟器训练 张力元 摄

 

  “青岛港生产视频信号及海上雷达信号都接入到了教学区,教师根据日常需要选取作业场景开展教学,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直观了解港口作业流程,监控作业状况。”该校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课教师高娟说。

 

  “前阵子,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为学校投入原值600多万元的32吨叉车、55吨轮胎汽车吊等大型设备,无偿划转价值80余万元的教学备件等。学生看到这些‘大家伙’很兴奋,争着抢着要操练。”实训教师王立国说。

 

  据介绍,学校始终坚持校港一体、工学结合,不仅将青岛港“连钢创新团队”研发的自动化码头“氢+5G”、AGV循环充电等12项全球首创技术纳入教学过程,还共同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7个,共建港航工匠教学实践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0个。

 

  为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通,学校聘任179名先模人物、大国工匠为客座教授、产业教授,每学年授课不少于40课时,建立“校企员工互通、专兼教师协同发展”的协调机构,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5个。目前学校港航类专业专任教师超过90%有港口一线工作经历。

 

  “北起丹东港,西南至防城港的全国沿海沿江各大港口都有我们的毕业生。青岛港自动化码头298名员工中,我校毕业生占62%以上。”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纪伟说。

 

产教真融合,学生才长真本领

 

徐国旺

 

 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,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,根本途径是产教深度融合。

 

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8%以上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“服务全国港航业,融入区域经济”和“校港共融共生,产教深度融合”的发展理念,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,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。具体来看,一是坚持开门办学,努力缩短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的距离,跨领域组建师资、优化资源,打破教育孤岛,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;二是坚持走出去,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,教随产出、产教同行,助力地方产业升级、区域经济发展。

 

  许多职业院校可能无法像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这样深耕行业,但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布局是可以做到的。关键要全力推进校地合作,自觉服务地方发展大局,从中找准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力点。(作者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)

创建时间:2024-07-19 12:28
浏览量:0
半月谈记者  张力元
首页    教育新闻    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(之五)港口“黄埔军校”这样炼成